2024年4月20日,北京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超声专委会第一届第三次学术大会暨救助救援医疗队总结会在京举行。会议由北京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主办,家恩医疗旗下北京家恩德运医院与北京家恩德仁医院联合承办。
专家齐聚,共话超声发展
北京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超声专业委员会(简称“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成立以来,致力于集中社会办医优势力量,汇集了非公立和公立医疗机构优秀的超声科医生,不断完善超声医学的规范化管理,进行系统的医生培训和学术交流,以提升医疗机构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本次会议,汇集了社会办医各医疗机构和一些三甲医院的专家医生。北京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原副会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评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锡银,北京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秘书长王娟出席会议。会议承办方家恩医疗创始人、北京家恩德运医院院长、北京家恩德仁医院院长刘家恩教授,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女医师协会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君教授莅临会议现场。另外,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的主要成员: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家恩德仁医院超声科主任赫飞教授,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名誉主委、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超声科顾问专家贾建文教授,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指导顾问、中国非公超声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超声科主任温朝阳教授,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常委副主任委员、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主任朱双利教授,以及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裴秋艳教授,北京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超声科主任郝玉芝教授,北京朝阳医院超声科特聘专家吴雅峰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赵蕊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刘津灵教授,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首席医疗官、北京区超声科主任田江克教授,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家恩德运医院超声科主任崔红丽等专家齐聚,来自社会办医和公立各家医院的百余位超声科医生参与了此次会议,共话超声医学未来新发展。
本次会议由来自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崔红丽、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常委李猛共同主持。
与会专家和嘉宾合影
继往开来,促进专业提升
本次会议分为工作汇报以及学术交流两大部分。大会进行了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度工作部署、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救助救援医疗队总结、以及超声报告模板规范化质控推广工作总结。并进行了以“超声引导下囊肿硬化治疗”、“乳腺超声”、“胎儿超声”三个专题的学术分享。
会议开始,与会嘉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家恩医疗创始人刘家恩教授表示:这是第三次站在这个台上,在北京非公协会的支持下,超声专委会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进行了多次学术交流和医生培训,同时对辅助生殖领域的专业化诊断,规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家恩医疗创始人、北京家恩德运医院院长、北京家恩德仁医院院长刘家恩博士致辞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评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非公协会原副会长赵锡银教授对专委会的学术交流、技术提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对专委会救助救援医疗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赞扬了医疗队开展的义诊活动。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评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原副会长赵锡银教授致辞
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名誉主委贾建文教授提到,超声专委会作为年轻的专委会充满了活力,虽然仅仅成立三年,在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上已经逐渐走向系统化、专业化。突破及创新,成立了救助救援医疗队,开展了丰富的公益活动。希望未来把更多的工作放在公益上,尤其是救助边远地区,更多地服务于人民,把年轻的专委会办得更好。
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名誉主委 贾建文教授致辞
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指导顾问、中国非公超声专委会主委、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超声科主任温朝阳教授对专委会在超声报告模板规范化质控的推广工作给予了肯定,表示超声专委会牵头起草的超声报告模板,其规范化和实用性的特点适用于各综合性医院,这项工作有效地促进了超声学科的建设。
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指导顾问、中国非公超声专委会主委、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超声科主任温朝阳教授致辞
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女医师协会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君教授表示,从去年的线上见面到今年的亲临现场,能够和这么多专家共同来探讨北京非公超声的发展感到十分荣幸,也希望女医师协会超声专委会与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继续紧密合作,做好北京地区的超声发展工作。
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女医师协会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君教授致辞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建初教授虽因工作原因未能亲临现场,也通过视频致辞表达了对超声专委会工作的肯定,讲到了专委会全方位致力于规范质控的建设,加强了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了超声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
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建初教授致辞
在嘉宾致辞后,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家恩德仁医院超声科主任赫飞教授做了关于专委会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部署。
赫飞教授讲到:首先,2023年,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进行了新的选举增员工作,又吸纳了委员20人;其次,成立了救助救援医疗队,共计70余人加入医疗队,并在成立之后开展了两次义诊活动,分别走进干休所和护理院,为高龄老人开展免费的超声检查活动。再次,继续推行规范化超声模板推广活动,在五家医院进行了试点,对其中两家医院进行了回访交流,获得了使用医院医生的一致好评。最后,进行了多场学术交流活动,如2023年3月11日的产前超声筛查读片会,11月11日的和睦家妇产超声论坛,先后有300余人次参与了学术活动。
2024年,专委会将继续推动工作的进程:一、推进社会办医的超声报告模板规范化质控推广管理,继续在5家医院进行试点和访问交流活动。二、拟举行2—3次的超声学术活动和读片会,争取在小专科方面多做培训。三、对救助救援医疗队施行统一的管理模式和志愿者定期培训,进一步完善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的职责,推动北京非公超声的发展。
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家恩德仁医院超声科主任赫飞教授做工作汇报
朱双利常务副主委兼救助救援医疗队队长就医疗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和展望。
朱主任表示,医疗队自成立以来,举办了走进干休所和护理院两场义诊活动,其中有39位志愿者参与了公益活动,专家志愿者13人,超声志愿者12人,普通志愿者14人次。两次活动共服务了百余人次,其中90%的人检查结果为阳性,8人结果较为严重,需要进一步治疗,及时的超声诊断,对于后续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在2024年,救助救援医疗队继续依法依规开展救助救援和社会公益活动,对老、少、 边、穷及贫困地区进行疾病筛查和诊疗的救助。同时,医疗队会对参与的志愿者进行相关急救技能的培训,旨在加强成员的知识储备,提高救助救援专业能力。
朱双利常务副主委兼救助救援医疗队队长做工作汇报
救助救援队优秀志愿者领奖
接下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刘津灵教授做了2023年超声质量控制和改进工作的汇报。刘教授讲到,专委会和其他医师协会共同编写了一套适用于综合性医院的实用、高效、规范的超声报告模板,此套模板涵盖腹部、浅表器官、血管、妇科、产科、心脏和肌骨超声等亚专科,并在《中华医学超声杂志》刊登。目前已经在五家非公医疗单位进行了模板的推广,得到了超声科医生一致认可。2024年将继续推进模板的使用,做好回访工作,不断提升北京非公医疗超声诊断的符合率。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刘津灵教授做工作汇报
学术交流,推进学术互通
在对非公超声专委会开展的一系列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之后,与会的专家和医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和交流。以三个专题开展,专题一是超声引导下囊肿硬化治疗,点评专家为应急总医院黄曼维教授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李猛教授。
北京民航总医院于航医生以“甲状腺囊肿硬化治疗经验分享 ”为题;北京和睦家医院汤雨医生以“肾囊肿硬化治疗病例分享”为题;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陈剑月医生以“ 1例巨大肝囊肿硬化治疗经验分享 ”进行了病例分享。最后,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朱双利主任以“超声引导下囊肿硬化治疗的临床应用 ”为题进行了学术讲座和手术演示。
专题二是以乳腺超声为主题,点评专家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陈文教授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赵蕊教授。
北京燕化医院何欣主任以“双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 ”为题,北京仁和医院任冰副主任以“导管内乳头状癌病例”为题,北京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韩晓敏医生以“乳腺巨大肿瘤病例报告 ”为题进行了案例分享 ,北京和睦家医院田江克主任进行了“ 乳腺穿刺活检术技术分享”。最后,北京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郝玉芝主任进行了“乳腺肿瘤超声诊断思路”的学术讲座。北京桓兴肿瘤医院超声科刘艳主任现场进行了乳腺扫查的演示,为大家传授乳腺超声检查的手法和多年以来的工作心得和宝贵的工作经验。
专题三,主题是胎儿超声,点评专家为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廉一教授和北京和睦家医院郑敏珍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裴秋艳教授做了“脐带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讲座。北京明德医院田苗医生进行了“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病例分享;北京和睦家医院王静医生分享了“非典型羊膜带综合征”的学术分享;北京明德医院刘银梅主任做了“胎儿脑畸形”的汇报;北京和睦家医院许永红医生进行了“胎儿门体静脉分流异常病例”分享; 北京朝阳医院吴雅峰主任分享了“胎儿左心发育不良超声病例报告及诊断思路”。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兼超声科主任赵华巍教授现场进行了胎儿心脏的超声检查演示,详细讲解了胎儿心脏扫查的重点和难点,并做了规范扫查的手法讲解。
大家在学术分享和交流的氛围中,迎来了会议的尾声,未来,北京非公超声专委会将继续积极发挥超声医学专业领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优化专业委员会的体系管理,加强专业委员会的人员梯队建设,持续提升超声医学专业学科的管理及服务水平,推动超声医学专业医教研协同发展,不断促进北京非公超声科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