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知 | 端午佳节 小龙舟“乘风破浪”促大文旅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04   来源:网络   阅读:1962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俗之一。端午佳节将至,借龙舟之势,打造城市名片,推动文旅消费,“龙舟经济”热潮正在兴起。

一、龙舟:从端午节走出来的精神图腾

龙舟,是端午节竞渡用的龙形船。

赛龙舟是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主要俗。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江浙地区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龙图腾祭祀的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逝世,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俗,也是汉族龙图腾文化的代表之一。春秋战国时期,龙舟竞渡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非常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在不少地方,龙舟已然成为民俗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比如,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镇远县,其龙舟赛独具特色,配套的民俗活动十分丰富,不仅因此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每年都会吸引不少中外游客。

与此同时,赛龙舟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中华传统民俗,也是一项竞技运动。竞技型龙舟竞渡,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龙舟成为正式比赛项目。2021年,在东京奥运会上,龙舟作为展示项目亮相奥运赛场,标志着龙舟启动了入奥程序。与传统龙舟相比,精心研发出的竞技型龙舟更具设计感和速度感。

以国内顶级龙舟赛事——中华龙舟大赛为例来看。比赛每年分多站进行,从长江流域的江苏江阴到海南岛的海湾,再到江西的鄱阳湖、甘肃九曲黄河等地都成功举办过分站赛。在观众方面,2015年东莞麻涌站的比赛共吸引了超过十万人现场观赛;2015年温州站的参赛龙舟数量达到了203条,创造了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很多大型龙舟比赛都采取分站赛的形式,使不少城市都有举办比赛的机会,这也给城市提供了汇聚人气、一展风采的机遇。许多城市以举办龙舟赛为契机,以赛促旅,以赛兴城,让城市知名度乘风破浪。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与龙舟相关的企业970余家,其中,2024年1-4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10余家,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42.9%;从地域分布来看,湖南、广东以及湖北,三地所拥有的龙舟相关企业位居前列,分别有130余家、120余家以及100余家;从成立时间来看,36.5%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0年以上的相关企业占39.1%。

二、龙舟经济”火热 展现传统文化消费活力

龙舟经济是指围绕着龙舟比赛而产生的一系列相关产业及相关活动带动的经济现象。它涵盖了龙舟制作、装饰、赛事组织、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1.激发旅游业发展

龙舟比赛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相关地区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人们纷纷前往观看比赛、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当地经济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网络公开数据显示,仅2022年赛龙舟文化节三天时间内,贵州黔东南镇远县就接待游客31.9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26亿元。另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因龙舟漂移而备受关注的佛山,端午假期的酒店订单同比增长55%。

2.促进文化传承

龙舟比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赛事举办和相关活动,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这不仅加强了民族认同感,也为年轻一代提供了接触、学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机会。例如,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大樟溪畔的传统龙舟制作村---方庄村。据村民介绍,从明朝开始就有大量村民从事造船业,后来村民看到龙舟的商机自行设计、制造福州传统龙舟。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鼎盛时期,全村有十二家造船厂,从业人员达数百人。传统造船技艺在这里传承了数百年,方庄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龙舟村”。每年有200多艘龙舟从这里销往全国,以及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3.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龙舟经济带动了龙舟制作、装饰、器材制造、旅游酒店、餐饮等多个产业的繁荣。相关企业通过满足参赛队伍和游客的需求,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回报。龙舟文化的发源地——汨罗,现登记注册的龙舟制造厂有20家,年总产值超过1.2亿元,产品甚至远销至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据介绍,在汨罗市屈子祠镇5万左右的人口中,从事龙舟赛事、培训、制造、配套设施等相关产业的人数达到3000多人。

4.带动城市形象提升

通过举办龙舟比赛,一些城市成功地将自身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了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投资和生活。比如,刻进广东人DNA的龙舟赛前哨已经吹响。日前,广东各地的龙舟训练和赛事已经提上日程,端午节前后各种规模的龙舟活动。借着广东各地龙舟比赛的东风,“活力广东享趣游”为大家奉上一份精选的龙舟季游玩观赛地图,这里集合了包括广州、东莞、佛山等地的20余场龙舟活动,除了能实地观赏精彩热血的龙舟赛,还能拥有更多端午传统文化体验。

三、龙舟专利分析“实用”、“好看”才是硬道理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俗。在赛龙舟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龙舟、桨、划龙舟的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和产品都可以成为专利的申请对象。比如,可以申请龙舟的设计专利,或者申请桨的技术专利。

天眼查专利数据显示,从龙舟相关专利的类型分布来看,实用新型以270余项位列第一,外观设计以250余项位居次席,发明专利以140余项位居第三。从专利申请的类型来看,“实用”、“好看”才是硬道理。

天眼查专利数据显示,从龙舟相关专利的申请时间分布来看,近5年来增速较为稳定,2021年达到“峰值”,有超80余项的申请量。2024年迄今为止,已有超20项申请。

以温州某高校申请的专利为例,龙舟专利可涉及多项内容,比如:一种用于龙舟划桨的多人力量训练装置及其实施方法,专利摘要如下图所示:

充分利用“龙舟+互联网”,探索龙舟产业与餐饮等协同发展

2021年,中国龙舟协会就已制定《中国龙舟运动“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在促进龙舟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龙舟+互联网”,探索龙舟产业与旅游、制造、文化创意、餐饮养生、医疗健康等行业的融合发展、互动发展,催生龙舟产业焕发新业态。

此后,各地区紧锣密鼓推出一系列政策文件。比如,福建福州出台《福州市进一步推动龙舟运动发展实施方案》,四川恩阳出台《恩阳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主要目的都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发展名片,更好激发各方面的经济活力。

众所周知,龙舟运动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浓厚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也需要品牌化和市场化的介入。有业内人士指出,高水平的龙舟赛事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在品牌化和市场化上,政府除了在经济上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扶助外,还应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龙舟运动的市场开发,重点发展以龙舟竞赛为龙头的龙舟产业,拓宽龙舟运动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端午节临近,作为端午节“两雄”之一的赛龙舟,有望承传统文化之势,吸引更多地消费者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新潮。